找到相关内容687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现代佛教:太虚大师的思想背景

    而作的回应。严格地传统告诉我们,以往的佛教并不关注一般人在今生的生活状况。佛教的仪式,特别是它的经忏仪式,总是指向未来世界的。社会慈善事业,并不是佛教的主业。相反,僧侣们自己的宗教活动倒以社会的...社会的弊病。佛教的批判,表面上看起来是回到过去,重新肯定原始的价值观,但实际的目的却是批判社会和佛教僧团现状。从斯里兰卡佛教开始的现代运动认为:今天所公认的积极价值观都是佛教从一开始就包含了的。佛教...

    宋立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73962936.html
  • 神通不是道

    弟子毗楼的头。以此因缘,即时堕入大地狱中。并且虽然证得阿罗汉果,为释迦牟尼佛之高徒,亦要示现被外道打杀而人涅架。  因此,具足神通与解脱痛苦、成道成佛毫不相干。而且有神通却对心性不明了者,反而会比...暂时产生的能力,即是义玄祖师所谓业通、依通。从本质上说,与人类因业力或借助工具获得的能力毫无差别。譬如,人能思考,制造各种工具,对于无能力的众生,岂非也是“神通”?  没有佛法正见的人,一见这些依通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04462947.html
  • 《显扬圣教论》的三性思想的探讨

    《显扬圣教论》的三性思想的探讨  曹志成  一.前  言  在所有宗教中,佛教是一种相当致力于对人类自身的处境以及“根本问题”-“人怎样来?人死后去那里?人如何在中生活著?”之解答的宗教。在...慈恩宗所依据的经论,就是所谓“六经十一论”-在十一论中只有汉译本,又全部系统地注解《瑜伽师地论》“摄抉摄分”的论典,则以《显扬圣教论》颇值得重视,本文也将探讨《显扬圣教论》(简称《显扬论》)的三性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31963004.html
  • 宇宙论与禅定:从《起世经》到大乘佛学

    尼柯耶中某一局部出现,有相当多的惯用文句都暗示、假定了有这一基本的宇宙模式。比如下边这一段常见的关于佛陀的文字,就极为精练地概括了宇宙的图景:“彼知、诸天、魔、梵、沙门、婆罗门,诸王及民,自身作证已...重要性  婆悉吒!世界历久变坏。世界坏时,众生命终多生光音天,从意化生,以喜为食,自放光明,飞行虚空,妙容久驻;如此历世长久。婆悉吒!世界历久转起。转起之时,众生从光音天殁,多降生(世间),从意...

    (英国) Rupert Gethin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90663105.html
  • 论观音与西游故事

    (第八回),要有三藏真经才能「 超脱苦恼,解释灾愆」(第九十八回),遂生慈悲而应徵主 理取经之事。她劝化五圣参加取经,当然亦是出於同样的心 肠。她知道他们的前生都犯有罪愆,才会在遭受种种苦 ...牵涉甚多,说法纷歧(注四),且非本文重点, 故不拟妄测。不过,《香山宝卷》(注五)颇能融通释典诸 说,将采为著眼的对象。准,本文拟先从释典及宝卷入手 来对观音略作一番身家调查的工夫,然後就五部...

    张静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61063495.html
  • 从古印度佛教与耆那教之苦行观论圣俗关系之演进(下)

    施设世间、世间形成的原因、世间的尽头与导向世间尽头的道路。有智慧的人应该洞察世间,通达世间的尽头,并且勤修梵行,断除贪瞠愚痴,一旦了知世间的尽头,就不会再希求和他了。‘八正道”便是到达世间尽头的...所说,一旦摆脱了肉体的束缚就能够加速达到最高的境界。结果他是失望的,眼看自己瘦骨嶙峋,不成人样,乃至起身便溺都很困难,但仍未达到解脱的境界,继而忆及幼年时曾在树下入定游于四禅的情况,便依修行,自忖...

    心毓、心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0964093.html
  • 佛教哲学简论

    由于它是由五蕴构成的,并非一个圆满的自体。也就是说,人身是多,不是一,人身内部的矛盾导致了对外界的依赖和追求,这就是痛苦的根源。所谓集,是指事物由因缘和合而成,是多种因素的有机的聚集,即佛教的缘起说。   苦、集说明人生当下的状态及其原因,说明人生受业力的驱动,不得自由,谓之流转。认识到了人生的痛苦及其原因,就要想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,消除苦难,这就过渡到了灭谛与道谛,二谛是讲出离世间及其...

    徐文明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15664608.html
  • 佛学之真理论

    未尽然也。  在二千五百余年之前,有释迦牟尼如来,出生于北天竺迦毗罗卫国,弃太子之尊,厌人间之乐,人山修道,苦行六年,菩提树下成正等觉,名曰佛陀。佛陀,云觉者,谓其已觉大梦,实证真如,于出世间,...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”拘虚笃时束教者,所知既小,又复自以为是而非其他,谓海冰为非有,大道为非道,则直成错谬矣。种错谬必以证成道理而后能修正之。且如地静天动,方舆之说,在昔实为共极成,无非议者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24764660.html
  • 本生经的起源及其开展(2)

    人威势精进之力,诚非有,若今弈水,不久竭海。即持珠来,辞谢还之:「吾等聊试,不图精进力势如是,天上天下,无能胜君导师者。获宝赍还,国中观宝,求愿使雨七宝,以供天下,莫不安隐。」  「尔时导师则...现法中自身作证,生死尽,不受后有。再者,行浅的,能断五下分结,于天上涅盘,不再来;其次三结尽薄淫痴,一来世间而般涅盘;其次断三结,得须陀洹,不坠恶道,极七往返必得涅盘。  以上二则本生谈,在巴利本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2064808.html
  • 中国净土教在日本的流传与发展

    宗”,属般若思想与净土思想相结合的智慧念佛,其超越所依靠的是内在的自性修行,不能与后来的净土宗混为一谈。  南北朝时期,净土思想极为流行,尤其在北方胡族统治的社会里,弥勒信仰十分普遍。在北朝佛教...日本的时间至少向前推进至4世纪。另一方面,这些佛像在日本究竟具有多大的宗教意义呢?从佛教并没有因此而在日本传播开来的现象看,早期传人的佛教大概只对日本人产生一种感性的认知作用。但是,在时代,有大量的...

    韩 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52665284.html